古代人怎麼想電與磁的?
在古代,沒有電這個概念,所有能夠遠距離吸引東西的現象,都被稱作「磁力」。
波爾塔的著作「自然魔法」,是十七世紀初期的自然科學百科全書,在這本書中也提到「東西經過摩擦之後,就會產生磁力」。
不過,吉爾伯特卻發現事情不是這樣的。
重點整理
吉爾伯特為什麼開始研究電與磁?
吉爾伯特研究的主題是「為什麼越往北邊走,指南針會指向地面」。
在研究這件事情的過程中,吉爾伯特先想會不會有什麼東西摩擦後產生磁力,因此測試摩擦後的東西能不能讓指南針轉動。
而測試的結果,就是沒有任何東西摩擦後能吸引指南針。
這件事情讓吉爾伯特認定,摩擦後產生的吸引力並不是磁力,並在他的磁力專書「論磁石」中,大力提倡這個想法。
此外,他也是第一個認為地球是一個大磁鐵,並說明指南針運作原理的人。
重點整理
摩擦後產生的吸引力要稱什麼?
吉爾伯特在「論磁石」中,把這種摩擦後產生的吸引力稱為「電」,而「電」就是希臘文中的「琥珀」,因為當初發現摩擦產生吸引力的物質,就是琥珀。